首页 / 未命名

南洋模范中学校长李啸瑜一行参访问向,共商科创人才识别与培养新方向

  一所3000+学生的学校如何识别培养人才?

  为什么学校选拔出的科创人才总是后劲不足?

  目前将成绩作为单一选拔标准存在哪些问题?

  多元的科创人才评价体系究竟应该怎样建立?

  在国际竞争中科创人才一次次变为“卡脖子”问题的今天,学校作为人才识别与培养最初也最重要的一环,正面临着巨大压力与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2023年9月19日,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以下简称“南模中学”)校长李啸瑜等一行6人到访问向,并就科创人才识别与培养路径与问向团队展开深度交流。

  

  作为初、高7年制一体化学校,南模中学共有学生3000余人。如何将学生培养成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成为近年来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其中,科创人才的识别与培养,是李啸瑜最为关注的领域。

  “我们传统的科创人才选拔,标准就是学科成绩、竞赛成绩。”在李啸瑜看来,相对单一化的选拔标准,常常带来人才后劲不足的显著弊端。

  为突破桎梏,南模中学已进行了多年探索。

  “我们尝试了很多新方法,力图去科学、精准地识别科创人才,再进行定向培养。”据李啸瑜介绍,在传统学科成绩与竞赛成绩外,南模中学的科创人才识别同时参考了学生情感维度的评估指标。

  但因为缺少对人才评估信息的综合分析,识别与选拔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此间,问向的科创人才识别与培养解决方案,引发了她的关注。

  

  在科创人才评估方式上,问向解决方案创造性研发出包含科创人才素养、学生潜能优势、社会综合能力等多维度评估内容在内的综合能力评估体系,能够更多元、更全面、更精准地识别人才。

  在科创人才选拔上,问向解决方案可将上述评估标准得出的结果结合校本信息、学生发展其他相关信息,生成“高分高潜”、“高分低潜”、“低分高潜”三类基础人才画像与“科创潜质高”、“科创动力高”、“科创韧性高”的“三高”理想科创人才画像,扩大人才池子,不遗漏任何可能人。

  在科创人才培养上,根据不同类别人才画像,区域、学校、教师、家长可形成联动,分门别类培养人才,为大规模因材施教奠定基础。

  问向的解决方案得到了李啸瑜的极高赞赏,“人才识别尤其是科创人才,是需要多维度指标综合考量的,这是问向最科学也最独一无二的地方。”

  

  李啸瑜一行人期待与问向进行深度合作,通过科创人才识别与培养解决方案的实践与共建,探索、完善出一条校本特色科创人才培养路径,最终大幅提升学校“强基计划”优质生源输送能力。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转自网络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留言
访客
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备案号:渝ICP备2025060457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