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教师

2024上半年安徽工程大学关于做好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认定工作通知

  同步安徽工程大学考试动态信息:2024上半年安徽工程大学关于做好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认定工作通知。更多关于做好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安徽工程大学的信息的内容,请关注安徽教师资格考试网,以及和交流群()获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备考资料。

2024上半年安徽工程大学关于做好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认定工作通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关于做好2024年度上半年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通知

  各学院、各部门:

2024上半年安徽工程大学关于做好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认定工作通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4年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通知》(皖教秘人〔2024〕110号)文件要求,2024年我校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分上半年和下半年两次进行。现就上半年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请认定条件

  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认定申请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1.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义务,恪守职业道德,严守社会公德。

  2.认定人员需具有时间满一年以上的聘用合同(请对照个人合同时间),在本校承担一年以上教学任务的正式在岗工作人员(包括实验、实训实践教学人员等),并应当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3.普通话水平应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以上标准;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者,可免于普通话水平测试。

  4.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病史,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并按照《安徽省教师资格认定体检表》规定的体检项目,在指定的二级以上医院体检合格。

  5.具备承担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申请人需按照《安徽省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认定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办法与标准》接受测试并达到合格标准。申请者在任教一年过程中通过学校组织的学生测试、专家听课等环节考核合格,其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免于测试。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者,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免于测试。

  6.须提供教育部组织的高校新入职教师国培示范项目培训合格证书或省教育厅组织的高校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合格证书。

  二、申请时间及流程

  1.网上报名(5月15日-5月25日17:00)。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在规定时间内登陆“中国教师资格网”(www.jszg.edu.cn)进行网上注册报名,根据系统提示如实填报个人信息,并对填报的信息进行确认提交。具体操作流程见附件(请仔细查看附件《申请人账号注册登录使用手册》《教师资格认定申请人使用手册》)。

  申请人5月14日到人事处师资与职称科领取《安徽省教师资格认定体检表》,至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体检,体检费用自理。

  2.现场确认(6月3日-6月7日)。现场确认环节,申请人本人需携带相关材料到人事处师资与职称科进行现场确认。申请人网上报名时填写的学历证书、《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信息经“教师资格管理信息系统”比对成功、核验通过的,现场确认时无需出示相关原件(请仔细查看附件现场确认材料清单)。

  3.开展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6月15日-6月22日)。学校于规定时间内组织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4.校内公示(6月25日-7月1日)。学校将审核通过人员材料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天。

  三、申请要求

  1.申请人认真对照“网上报名操作流程”,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教师资格网”(www.jszg.edu.cn)注册账号、登录并进行报名,逾期不予补报。

  2.教师资格认定网上报名开始前,申请人应先完善个人信息、进行实名核验。申请人无犯罪记录证明由本人通过线上APP或户籍所在地派出所申请。

  港澳台居民的无犯罪记录证明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有关部门开具。其中港澳居民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需教育行政部门协助提供函件的,由学校与安徽省教师发展中心联系出具。

  3.申请人须在规定时间到人事处师资与职称科进行现场确认,未按规定时间到现场确认的,视为自动放弃申请。

  4.申请过程中,如有疑问请咨询人事处师资与职称科,咨询电话:0553-2871394。

  附件:

  1.

  2.

  3.

  4.

  5.

  人事处

  2024年5月13日

              

  以上是2024上半年安徽工程大学关于做好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认定工作通知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

  本文【2024上半年安徽工程大学关于做好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认定工作通知】来源于安徽工程大学,具体最终信息请以安徽工程大学为准!

(编辑:子贤)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留言
访客
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备案号:渝ICP备2025060457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