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未命名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活动落幕 红色基因浸润童心

  2025年7月8日至18日,西安邮电大学“红色传承—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西安市长安区黄良街道中街社区,开展了系列主题活动。实践队以孩子们能理解的方式,将红色文化融入故事宣讲、游戏互动与实践体验,让爱国主义情怀在悄然间浸润童心,活动于7月18日圆满落幕。

  多元活动搭桥梁,红色文化入童心

  11天的活动中,实践队规划了故事、游戏、实践等多样形式,为孩子们接触红色文化搭建起桥梁。每日清晨的国防故事会是孩子们的常规安排,黄继光、邱少云等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草原英雄小姐妹”“小交通员潘冬子”等少年英雄的故事,经志愿者生动讲述变得鲜活可感。孩子们从一开始的安静聆听,到后来能主动补充细节、模仿英雄动作,眼神中透出的崇敬愈发深厚。

  

  图一:每日晨间国防故事会

  互动游戏让红色教育趣味盎然。“英雄人物角色扮演”中,孩子们分组演绎故事片段,在“猜英雄”的互动中加深理解;“军事地图寻宝”“国防知识闯关”时,大家在寻找“宝藏”、抢答问题的热闹氛围中,悄悄记下了国防知识;“红色歌曲接龙”“红色歌曲抢凳子”让《歌唱祖国》《映山红》的旋律印入记忆,被淘汰后回答“党徽是镰刀和锤头组成的”时,语气中满是认真。

  

  图二:学折红军帽

  实践体验让红色文化可触可感。国防手作工坊里,孩子们折出的红军帽承载着红色记忆;国防主题书信写作课上,“谢谢你们守护我们的家”等稚嫩笔迹传递着真情;社区劳动中,拔除杂草、分类垃圾的行动让孩子们体会到“劳动创造价值”;队列训练、内务整理教学则让“自律”有了具体呈现。

  细微之处见成长,红色种子已萌芽

  11天里,孩子们的变化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印证着红色教育的浸润力量。从对英雄的模糊认知,到能清晰讲述黄继光堵枪眼、潘冬子传信的故事;从团队活动中的拘谨试探,到“军事地图寻宝”时主动等待掉队同伴、“国防知识闯关赛”时帮同伴回忆答案;从对“爱国”的懵懂,到用歌声、书信、敬礼表达情感——些变化,都是红色精神在童心扎根的见证。

  

  图三:红色知识闯关

  志愿者与孩子们一同观看《长津湖》时,当看到志愿军战士在冰天雪地中坚守阵地、浴血奋战的场景,原本热闹的观影现场渐渐安静,孩子们攥紧的小拳头、眼角泛起的泪花,是对“守护”最真切的共情;劳动后望着整洁的环境,孩子们脸上露出的自豪笑容,是对“付出”的深刻理解;队列训练中努力挺直的腰板,是对“纪律”的践行。这些瞬间,让“责任”“协作”“家国”从抽象词语变成了孩子们能触摸、能做到的行动。

  结营不是终点,红色印记伴成长

  结营仪式上,实践队为孩子们颁发“小小国防卫士”证书,成果巡展中,红军帽、书信、手抄报等作品整齐陈列,每一件都诉说着11天的专注与收获。志愿者们站在展板前,看着那些稚嫩却真挚的笔迹、略显粗糙却饱含心意的手作,仿佛又看到了孩子们折红军帽时的认真、写书信时的投入、唱红歌时的昂扬。当镜头定格下志愿者们并肩而立的身影,这张合影不仅是对11天辛勤付出的纪念,更象征着红色传承的接力棒,将在更多地方、以更生动的方式传递下去。

  

  图四:“红色传承—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实践队志愿者集体合影

  结营从不是终点,而是这些红色印记真正融入成长的开始。那些在活动中埋下的种子,会在未来的日子里慢慢生长:或许某天看到飘扬的国旗,会想起“军事地图寻宝”时举着小国旗的骄傲;或许听到《映山红》的旋律,会记起“抢凳子”时的欢笑与紧张;或许读到英雄故事,会想起自己扮演黄继光时的激动;或许面对困难,会想起书信里写给未来的自己“要像英雄一样勇敢”的承诺。这些藏在记忆里的瞬间,会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养分,让“爱国”不再是遥远的概念,而是融入血脉的自觉——看到需要帮助的人会想起团队游戏里的协作,面对责任会记起队列训练中的坚持,谈论理想会念起那些为家国奉献的英雄。

  实践队也将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收获继前行,把这11天里的感动与思考融入后续的国防教育活动中。不追求华丽的形式,只坚持用真诚的互动、鲜活的故事、可感的体验,让更多孩子触摸到红色文化的温度,让这份对祖国的热爱,像山间的清泉、田野的禾苗,自然而然地流淌、生长,在一代又一代的童心间,延续成永不褪色的传承。

   通讯员:周旭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转自网络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留言
访客
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备案号:渝ICP备2025060457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