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小学教师

苏大学子三下乡:寻文化炬火,探教育初心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赵婉崟 窦佳乐)为响应立德树人号召,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造就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7月20日至8月10日,苏州大学“中学新文科培育与实践调研小队”在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郑州市郑集高级中学、成都市温江中学、成都市温江区第二中学等学校进行实地调研。调研主要围绕中学文科教育展开,调研成员走访多地校园,并对该校的基础文科学科教育,校本课程开展以及学生社团实践活动进行访谈调查。

  

  

  

  为适应大学“新文科”理念的发展以及中学“新课改”战略的实行,中学文科教育改革正在持进行。探究如何避免中学文科教育流于形式、僵化应试以及难以进行实践运用,团队初期首先与指导教师进行了理论探讨以及框架构建,确立了“大中小新文科一体化建设”的初期假设。

  实地调研过程中,实践团队以北京市、郑州市、成都市三大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中学为研究对象,采取实地走访感受、课程文本研究以及家师生访谈反馈的三位一体研究模式组建了三支实地调研小分队,并分别取得了较大收获。团队成员了解到,虽然三地整体的文科培育在新课改之后有了较大改革,但不同地区对于人文素质的重视依旧不同。调查研究发现,学校老师对于课程开展的自由度,学校的开放程度以及课外活动的开展模式都影响着新文科培育模式的未来。

  

  

  实践最后,团队成员展开线上心得交流。成员分别分享本分队的调研情况,共享田野笔记以及对于各地新文科培育情况的不同和影响因素提出自己的见解。团队成员各抒己见,在思维碰撞中更加深化了研究思想。

  

  青年强则国强。通过本次实践调研,团队成员提升了田野调查与文本分析能力,同时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教改培育与素质建设的重要力量,也将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转自网络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留言
访客
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备案号:渝ICP备2025060457号-15